首页  |  实验室概况  |  实验室新闻  |  研究队伍  |  科学研究  |  人才培养  |  科研成果  |  主要设备  |  研究生教育  |  导师团队  |  学习平台 
当前位置: 首页->实验室新闻->正文
2012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开题答辩圆满完成
2014-01-06 18:16 王雨晴 

时间:2013年12月25日 地点:3D实验室

主持:景凤宣 记录:李晓冰

参加开题答辩的人员:贵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明义;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导师刘志杰、景凤宣、于徐红;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陈彦、申铁老师;研一、研二、研三及博士全体同学。

根据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(包括农硕)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,2012级全日制(理工科)硕士研究生及2013级农硕(2010年录取)论文开题工作需在本学期完成。为此,我实验室于2013年12月25日开展了本次开题答辩,答辩小组由张明义、刘志杰、景凤宣教授以及于徐红高级工程师组成。

图2012级全日制(理工科)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会现场

开题答辩由景凤宣老师主持,景教师指出研究生在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后,必须在所在学科、专业范围内作相关的报告论证,要求言简意赅;并由开题报告考核小组进行评议,参加开题答辩报告的同学及内容如下:

1.张鹏:《基于文本分类技术的漏洞分类》,提出将最大熵的文本分类方法应用到漏洞分类中去,建立漏洞特征空间,将特征向量化。张老师提出疑问:此课题资料不足,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,漏洞数据是否足够?张鹏补充其所参与的项目能为此提供大量的数据,有一定的条件作支撑。刘老师给予肯定,并让张鹏对定义熵和向量给出详细的解释。

2.宋子超:《高考体育考试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密钥管理方案研究》,其主要目标是设计一种新的混合密钥管理模型,论述了体育考场区域的节点布置,以及预分配方案。张老师指出:传输的数据量多大?超过时如何处理?为什么选此方案?希望他认真考虑这些问题。景老师则针对通讯时间做出疑问,需考虑周全。

3.刘晓光:《基于遗忘理论和加权二部图的推荐系统研究》,其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:研究各种推荐系统,对此提出一种基于遗忘理论和加权二部图的推荐算法,对算法进行测试与评价。张老师提出疑问:兴趣漂移如何产生?需要多大的平台进行测试?刘晓光给出了详尽的解释,随后张老师还给出建议,选择遗忘函数的选择越简单越好。

4.林开彬:《基于图像边缘检测的无纸化阅卷空白题识别技术研究》,针对无纸化阅卷当前空白题的批改,提出一种改进的边缘检测算法,对矩形题框进行自动识别、对比,实现自动赋分。张老师指出,该课题的研究务必注意实际使用价值,保证准确性和速度,对不足进行改进。景老师也明确提出,要保证可行性,结合实际应用背景。

5.罗福琪:《道路高边坡稳定快速评价系统中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》,论述了其研究内容:1.数据采集;2.数据传输;3.整个服务器架构的设计。张老师提出现有的检测手段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传输的可行性如何,对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多大?刘老师指出其创新点在哪?所做的工作体现在何处?希望罗福琪认真考虑。

6.金伟:《基于点云数据预处理的曲面快速架构研究》,目标是建立以三角网格面为基础的模型方案,创新点:基于点云数据预处理,提出一种改进的系统。刘老师指出没有相关的应用背景在里面,张老师给出意见:找出存在的问题,根据实际背景,否则改进显得空洞。

学习计划,为找工作做相应的学习准备,概述论文初稿,并详细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进度,对桥梁建模技术进行研究,展示了部分实验结果。

7.王雨晴:《物联网智能术科考试系统中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》,其目标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考试系统的智能化,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:研究人脸识别图像的预处理;对支持向量机进行深入研究;研究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法。于老师指出问题的难点在于,术科考试过程中,考生的图像只有一张,难以进行训练;刘老师提出意见:将人工与智能技术相结合。

8.王和平:《基于RFID和WSN的径赛计时系统研究》,课题主要研究内容,对RFID卡的防碰撞技术进行研究,改进系统,使其具有足够快的响应速度。于老师提出:注意计时问题的精确性,利用RFID技术提高计时精度。

9.李志鹏:《数据挖掘技术在贵州省高技术产业主要经济发展指标中的研究》,从经济指标出发,提出一种数据挖掘法。张老师指出:研究哪些数据?有什么规律?李志鹏给出了详尽的解释。

10.王旭宇:《基于有源的RFID定位系统在体育术科考试中的应用研究》,课题主要内容基于两个定位算法的研究,设计适于体育术科考试的系统,特色:具有记忆功能,减少环境对定位的影响。考核小组基本认定该课题,希望其认真完成。

11.刘佳佳:《考试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的研究》,论文了其开题的主要内容,创新点:可以对试卷质量和题目质量进行统计分析,研究出更加合理的统计分析方法。

12.胡文嘉:《面向三维激光扫描的RANSAC算法结构》,课题创新点:选择可靠的“曲线”为后续进行曲面生长,改进Harris算法,提取尺度空间内的特征点,实现标靶球定位的自动化。张老师提出:RANSAC算法已提出近30多年,没人改进过?设计目标能不能达到。

13.李小剑:《基于SVM与k近邻法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分类研究》,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,对经过筛选后的数据包进行分类,设计一个基于SVM-kNN的分类器,并采用二次分类的方法。

经过4小时的开题审核工作,实验室2012级13名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均通过,并听取考核小组的评定意见,景老师要求大家根据老师们的意见,自行对原开题报告进行修改完善,并好好准备对论文的实验工作与撰写。本次2012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开题工作圆满结束!

关闭窗口